【信息時報】“蜘蛛狀”腫瘤纏繞大血管 廣州醫(yī)生“虎口拔牙”成功“拆彈”

2021-01-14
???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實習生 李淑珩 通訊員 潘曼琪)來自海南的30歲患者符先生腹膜后長有一“蜘蛛狀”巨大腫瘤,累及許多大血管和重要臟器,想要成功切除腫瘤并保住大血管無異于“虎口拔牙”。在多地求醫(yī)無果、瀕臨絕望之際,符先生慕名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20年12月10日,中山一院10個專科團隊緊密協(xié)作,成功為符先生進行了超高難度腹膜后巨大惡性腫瘤切除及自體腎移植手術,在切除腫瘤的同時還為他保留了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和左側腎臟。


胃腸外科吳暉副教授和骨腫瘤科尹軍強教授成功切除腫瘤。通訊員供圖


患者及家屬為中山一院醫(yī)護團隊送錦旗。通訊員供圖

??? 險!“蜘蛛狀”腫瘤累及許多大血管和重要臟器

??? 1年前,符先生運動后出現(xiàn)腰背痛的癥狀,一開始沒在意,只當腰肌勞損處理,后來疼痛加重反復發(fā)作,迫不得已到醫(yī)院就診。檢查后,醫(yī)生發(fā)現(xiàn)其腹膜后長有一個長15厘米呈“蜘蛛狀”的惡性生殖細胞瘤,且包繞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和腸系膜下動脈,擠壓左腎動靜脈和左側輸尿管。
??? 期間,符先生輾轉廣州、上海、北京好幾個醫(yī)院,除了化療,沒有一個醫(yī)院有把握提供手術方案。可是,符先生雖已做過6次化療,但復查結果表明,化療的治療的效果還是有限,需要進行“化療+手術”的綜合治療才能找到一線生機。
??? 面對輾轉無果、慕名而來的符先生,中山一院骨腫瘤科尹軍強教授看著片子,即使是身經(jīng)多臺極高難度腫物切除手術的他,也不禁皺起了眉頭。尹軍強教授告訴記者,符先生的腫物巨大不說,還累及很多大血管和重要臟器,且粘性強,“他的腫瘤像蜘蛛一樣往各個方向延伸,就像口香糖粘在墻上一樣,我們要一點一點把它摳出來。”
??? “我們術前看到他的腫瘤占據(jù)的位置非常地深,在脊椎、神經(jīng)血管、腸道腎臟血管以及腹壁后面的大血管之間,對血管的包繞、擠壓和推拉比較明顯。”中山一院骨腫瘤科主任沈靖南教授表示,符先生的腫瘤病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瀕臨不可切除的境地,進行手術可謂是“虎口拔牙”,但若不切除,患者的病情又會進一步惡化,出現(xiàn)尿毒癥,甚至下半身肢體壞死和腸道缺血壞死等癥狀。

??? 夷!10個專科團隊15個小時成功切除巨大腫瘤

??? 為了給飽受病魔折磨的符先生一個新生的希望,沈靖南教授和尹軍強教授進行深入討論之后,決定接受這個挑戰(zhàn)。患者入院48小時內(nèi),骨腫瘤科迅速組織胃腸外科、麻醉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腎移植科、腫瘤科、放療科、輸血科、醫(yī)務科、重癥一科、手術室進行多學科會診,力爭為其制定一個嚴謹而安全的手術方案。
??? 中山一院胃腸外科吳暉副教授現(xiàn)場手繪腫物累及血管、腎臟的解剖和游離示意圖,與其他科室討論每一個步驟、細節(jié),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應對方式。而沈靖南教授則主持和綜合各個專科的建議和意見,最終確定了一個詳細和周全的方案,并在醫(yī)務科的主持下,與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方案和風險進行充分溝通,取得知情同意。
??? 12月10日早上9:00,在手術室、輸血科、麻醉科、泌尿外科的準備下,尹軍強教授與吳暉副教授同時上臺為先為患者進行腫瘤切除和分離手術,如術前考慮的一樣,術中可見腫物與其所包繞的血管、腎門粘連緊密,每一次觸按電刀如履薄冰,稍作不慎,立刻大出血。
??? 他們排除萬難,經(jīng)過不間斷8小時的合作,將腹主動脈、下腔靜脈成功游離,但因腫瘤侵犯并包括左腎動靜脈、輸尿管導致無法直接安全分離。此時,按照術前計劃,由器官移植科主任王長希教授、李軍副教授進行左腎切除,體外游離腫瘤后行自體腎移植。
??? 在10個專科團隊長達15小時的緊密協(xié)作后,手術最終順利完成,術中符先生僅出血600ml。在切除腫瘤的同時,醫(yī)生們還為符先生安全地保留了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和左側腎臟。術后一個月,符先生出院,如今正在進行后續(xù)化療。“在我處于人生無助的黑暗時刻,是你們對我伸出有力的援手,為我打開了就診的大門。”符先生在給中山一院醫(yī)生團隊的感謝信中寫道。



報道鏈接:http://wap.xxsb.com/content/2021-01/14/content_134302.html
報道時間:2020-01-14